
作者:应天秋(河南商丘)股票配资代理
平凡英雄 时代赞歌——喜读蓝文君老师报告文学《热血与波涛》
自8月18日,看到商丘李辉民老师文章:铁笔常敲百姓家 ——夜读蓝文君报告文学新作《热血与波涛》之后,心里就一直有想拜读《热血与波涛》,了解时代楷模黄伟队长感人事迹的强烈愿望。8月20号,终于收到李老师寄给我的《热血与波涛》期刊。这期间李老师(笔名方域左邻)正为出版他的三本新书(城里有谁)(为你而歌)(抗疫有我)和筹划诗书展(把梦铺开——方域左邻诗书展)而奔波忙碌。李老师百忙之中先是去虞城拜会蓝老师,后又邮寄于我,两位老师沉甸甸的关心跨越山海千里迢迢奔赴而来,学生真是感动又感动。
《热血与波涛》作者蓝文君老师,我仰慕已久。先前从李辉民老师部分文章和诗词简单有所了解。这次,亲手拿到蓝老师赠予的散发着墨香的期刊,见字如面,如同当面聆听老师教诲,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展开剩余90%净手端坐,打开期刊,阅读作品,包括蓝老师写的《冷的冰,热的血》——我写《热血与波涛》体会文章,禁不住一口气读完,止不住连声拍案叫好。
黄伟,好样的!
蓝文君好样的!
商丘人,好样的!
《热血与波涛》发表于2025年《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第7期上的一部中长篇报告文学。作者蓝文君用纪实手法书写了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和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两队”队长黄伟及队友的感人事迹,“是一曲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大爱之歌。”
通过对《热血与波涛》这部作品深入阅读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主题重大,立意深远。
《热血与波涛》热情赞颂英雄黄伟及团队17年来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我在作品中,找到了作者选题的深意,即宣传“时代楷模”的三个有利于的阐述,除此,还有下面一段话:
“时代楷模、先进人物首先都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代表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时代楷模、先进人物能够引领群众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国家从新中国初期的满目疮痍到现在的国富民强,短短几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党的英明领导,靠的是一代又一代英雄楷模的引领,靠的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出来的。
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热血与波涛》讴歌楷模、礼赞英雄,主题重大,立意深远。细读此作我们能深切感知作者对家国前途虑之深,爱之切,谋之远。
二、思想深刻,揭示本源。
《热血与波涛》思想深刻。在“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展现出了黄伟同志的勇气与担当;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将理想转化成行动的强大的执行力;主动承担超越个人义务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作品不止于此,不止于复原展现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而是更加深入探索了黄伟同志的成长历程,他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受人尊敬的时代楷模,他为什么能?他为什么行?通过深入挖掘,多维度的探究,揭示了黄伟同志之所以成长为时代楷模所蕴含的深层原因。
首先来自于家风的传承。从第一章得知,黄伟同志的父亲黄双兴先生早年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被分配到当时环境条件相当艰苦的商丘。黄双兴先生不退缩,不当逃兵,始终坚信党,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表现出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品格和高洁品质。这对黄伟同志的性格养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黄伟父母崇德向善,具有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黄伟在父母“以我一分热,耀出千般光”“一心向善心自安”“行善无需人见”的言传身教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中长大,这对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被救群众的感恩感激,社会人士的资助,不愿公开姓名的捐助者捐助,时时激励;队友之间团结友爱、相互感动、众志成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的社会制度和生逢伟大的时代。新时代伟大征程,国家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黄伟团队和个人受到国家、省(部)、市(厅)级表彰达100多次。自2011年起,连续14年被交通运输部和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授予‘全国社会搜救力量突出贡献奖’。2012年被中宣部评定为‘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救援队队长黄伟先后荣获第三届、第六届两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连续5次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无偿献血奉献奖、特别奖、金奖和终身荣誉奖,2次荣获全国‘五星级志愿者’称号,3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一系列物质和荣誉,给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给个人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干的机会,给志愿服务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纵观中国历史,不乏大志向,大抱负,大才干的人,最后的结局
要么“浊斯濯足”退隐山林,要么“仰天大笑出门去”,要么一生颠沛流离或郁郁而终,要么“莫”饮恨九泉……数不胜数,令人扼腕叹息。
放眼看看现在动荡的地球。多少国家的百姓温饱尚不能解决,生命尚不能保障,尊严已丧失殆尽,个人何谈才华?何谈理想?何谈抱负?
《热血与波涛》通过深入挖掘,揭示了黄伟同志成长为英雄的深层原因,那就是——国固才能民安,国富才能自强,国盛才能民乐。
三、平凡英雄,人民赞歌
为了更好地理解《热血与波涛》,我重读了李辉民老师的文章:《文光万丈,辉映千秋》——《蓝文君文集》20卷赏读。对蓝文君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热血与波涛》的人民性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热血与波涛》 这篇报告文学最大的特色就是人民性,让我感动、最让我震撼的也是它的人民性。
英雄来自人民。黄伟本身是一位普通公民,他是从人民中走来、始终扎根于人民的平凡英雄。他的救援队和志愿服务队成员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是教师、工人、医生、公务员、个体经营者、下岗者等等,甚至有残疾人。
一切为了人民。他们17年如一日,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帮助受困群众,请看:
救人——78条生命
捞人——430具溺水者尸体
打捞财物——1140余万元
进校园厂矿社区宣讲——3756场
献血——只黄伟同志自己一人逾13600毫升,相当于27斤多热血
捐献干细胞——56人完成了捐献,黄伟同志一人捐献2次
加入中华骨髓库——7000人等待捐献
黄伟及团队,尊重、敬畏、珍爱生命,他们水里救人、捞人(溺水者),进校园育人、化人,献血、献骨髓助人、救人,做的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人民群众最急切、最要命、最根本的需求。他们舍弃自身利益无私奉献,是最有力,最温暖人心,最最纯粹的为了人民,服务于人民。
人民群众具有伟大的创造力。最伟大的力量蕴藏在人民之中 。面对群众溺水事故的悲惨场面,本真的善良和悲悯,滚烫的热血,如澎湃的波涛,激发了蕴藏在人民中间的向善力量。黄伟,作为一个普通人,身上迸发出了巨大的正能力。2008年,自发组建水上义务救援队,彰显出人民群众在危难面前强大的自我组织能力和民间互助精神。人民不是弱者,他们没有“等、靠、要”,而是以新时代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积极作为。主动为政府分忧解难,积极参与到110大联动等政府管理体系中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彰显出新时代人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商丘水上义务救援队从最初的13名壮士,日益壮大到今天的117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从2000人到今天的7000人。
他们有丁红心、田献礼、苏新建、李国清、杨永健、胡新华、张维峰、常艳红、陈玉岭、林富洲、朱立民、郭军、李良清、张韦新、赵海军、李培松、李保华、丁志强、李业中、方志英、毕运良、舍靓、李飞同志,有四对兄弟:王文革、王文志,孟卫文、孟红岩,李业中、李业华,张维峰和张勇;还有两对夫妻:王文革、陈洁,李世强和舍靓。
还有多次荣获救援能手的队员还有吕成义、常河、牛家敬、郭祥伟、张利华、李新志、刘平原、闫保红、张敬敏、吴楠、苗青、李士峰、王文博、韦鹏、贾忠义、张健、张云亮、韩传峰、刘远、井然、路长海、朱慈峰、马超、马学才、马营、周仁明、田运启、张德胜等;
多次荣获优秀队员的队员还有李良志、申海峰、张勇、王红卫、杨巧云、祁喜平、夏春燕、田松涛、杜美芳、侯学融、沈西军、赵阳、王中周、韩德坤、王伟高、贾其伟、李齐文、叶齐江、雷建刚、刘伟、郭玉生、李德杰、李辉、翟建新、任金义、李锦亮、夏长友、张培福等;
近几年,又涌现出高磊、高心中、贾东伟、付雷风、田冰、李广寒、王存光、蔡少卿、张魁、丁麒龙、姚文龙、杨高峰、赵红波、曹永利、董振宇、张成、崔斌、孟庆玺、卜军涛、蒋磊、樊加新、李亚普、张晨、张晓红、李东方等一批后起之秀。
真是群星璀璨,熠熠生辉。 “商丘人”,个个都是好样的!
《热血与波涛》不仅是对黄伟个人的赞颂,也不仅是对“商丘好人”的赞颂,是对中华民族所闪耀的善良、勇气和担当精神最最深情的褒扬和礼赞。
为人民书写,为人民高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时代英雄,是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蓝文君,抱病奋笔,也是好样的!作为党和部队培养出来的优秀的人民作家,75岁高龄的蓝文君;手指颤抖尚处脑梗恢复期的蓝文君;著作等身,本可以功成身退的蓝文君,再举“铁笔”,饱蘸激情,吹响冲锋的号角,又一次出发。
他先是阅读10多万字的文字材料,和团队人员深入交谈了解。然后对黄伟同志3天近30个小时面对面的采访。 创作期间,“经常写到三更半夜,凌晨四五点,至少奋笔疾书过10多个不眠之夜……” “半夜又乏又累,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写作”“手抖捏不稳笔”“买来两支触屏手写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手机,然后修改、校订、再修改、再校订……”
他立场坚定,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深情着人民的深情,忧乐着人民的忧乐。在采访黄伟及队友时,“每天不止三次五次,十次八次的哽咽流泪,甚至失声痛哭。采访队员,阅读队员事迹材料时,常常把我感动得老泪纵横。”蓝老师说这是他下决心要写好这部作品的动力之源。有点卫生常识的应该都知道,脑梗恢复期病人,遵医嘱:严禁劳累!严禁激动!因为劳累和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升高,是不利于病情恢复,甚至会引起再次脑梗。蓝老师将自身健康和安危置之度外。他对那些嘲弄者,攻击谩骂者,挟尸要价者旗帜鲜明地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鞭挞。如,“乘人之危、挟尸要价、收人钱财,是天下最不能容忍的可耻行为!”
“源自他(黄伟)对社会上毫无道德底线的人,以救助、打捞之名,行“落井下石、漫天要价”之实,乘人之危发不义之财者的深恶痛绝、无比憎恨!” 等等。
而对黄伟同志及队友予以最深情的褒扬和歌颂:“我(作者蓝文君)要用大爱无疆,这个充满温暖的词儿,来赞美和歌颂新时代在河南商丘涌现的‘水上义务救援’‘、“义务骨髓捐献’双英雄黄伟同志。”
商丘水上义务救援队和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是以凡人之躯为普罗大众带来希望和光明。”
“在商丘,在河南,在豫鲁皖苏4省,乃至全中国,黄伟都是名副其实的雷锋式人物、道德模范和时代楷模。”赞美和歌颂贯穿始终。
其实,在创作《热血与波涛》之前,蓝老师和黄伟同志第二次骨髓捐献时情况有惊人的相似,他们当时都是身体出了状况,说不能“捐”、说不“管”写而加以拒绝两者都无可厚非。但是两人的答复又惊人的一致。我们的英雄黄伟一定要“救人救到底!”蓝老师爽快的一声“管”,也要管到底。他像黄伟一样,心中充满着浩然之气,有一股如岩浆般滚烫的激流,驱使着他非做不可,非做好不可,非拼命不可。无数个星夜伴孤灯,“七个月零8天里,10多万字从无到有:稿纸上的涂写,手机屏上的触碰,以及一遍又一遍地过目、增删,再过目、再增删,翻来覆去达
应天秋(本名刘学军)河南商丘人,商丘市应天诗词学社副社长。
责任编辑:方域左邻/夏天股票配资代理
发布于:山东省泓阈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